牙根完成的牙齿,移植约3周后根据临床及放射线照片的结果,可以实施根管治疗,相比牢固的固定,建议固定在设定位置上有利于牙髓的血流再建,预防牙周膜的骨附着。


移植牙齿通过临床及放射线照片、电子生理化学检查牙周附着和牙髓再活,观察牙周组织的再附着、牙根尖的阴影、牙齿的动摇、牙根的成长、牙髓腔狭窄、牙根吸收等来择机进行是手术要点。
自体牙齿移植的方式
1. 移植牙齿的拔牙准备
准备牙齿移植的地方之前,试着通过外科方式靠近要移植的牙齿,确认是否有可能在不损伤移植牙的牙周膜和牙根的
前提下拔出,提前做好准备,做到移植部位准备好之后就可以简单地移过去。
2. 移植部位的准备
通过放射线照片和实测,预测移植牙的大小和牙根的成长,向牙槽嵴切口处翻开皮瓣后,移植部位用球钻, denture bur
及环钻(有预测深度的能力,如果连接内部冲洗后会更好)形成移植牙槽窝。
尽量降低接触牙齿的牙槽骨的热损伤,降低感染的几率,钻内要能清洗,要求1000rpm以下的低速钻孔。
3. 移植牙的拔牙及移动
提前确认牙齿的摇晃程度,做好拔除准备的移植牙仅夹住牙冠部为小心地拔除,迅速放进准备好的移植部位。
根据牙根的发育程度决定移植牙的深度,牙根完成的情况下,留出空间要满足不受咬合干扰条件。
取拔牙窝周围的牙槽骨多余部位,移植牙就位后将其充填空处。
4. 移植牙的固定
为了腾出移植部位的空间,如果已经装了矫正钢丝,用粘接树脂把移植牙的咬合面固定在矫正钢丝上。
后牙区可使用Grossman氏钢丝矫正法,如果位置比咬合面低,为了防止牙齿伸长,钢丝要经过咬合面。
坚固的固定是不恰当的,使安放并稳定牙齿后,存在肉眼观察得到的侧方动摇才是恰当的。
5. 术后处理
移植牙齿和供皮区部的软组织整理后,用4-0 vicryl或尼龙线缝合皮瓣,去除咬合干扰。
术后服用3~5天的抗生素和消炎止痛剂,一周后拆线。
此时如有必要可通过放射线照片确认牙根的位置和牙槽窝内的状态来修正完善。
6. 固定装置的拆除
约3周后,确认牙周膜痊愈后可拆除固定装置,但固定在可动的矫正钢丝上的情况放4-5周也无妨。
7. 术后评价及根管治疗
术后3~4周确认牙周再生,2~3月后检查牙髓活力,3~6个月观察牙根的成长、牙根面的吸收等。
牙根没发育完成的情况,一般1~3个月时需要根管治疗。